第20章

书名:明末:杀敌爆装备,富养童养媳武长风张衡全局 作者:三疯 更新时间:2025-03-22

两人一前一后,骑着马,策奔城外。
张衡鞍下老马喷着白沫,这匹从周全宗马厩借来的滇马瘦骨嶙峋,与武长风河曲战马并辔而行时,愈发显得大明武备颓败。
而现在的张衡已经被划归武长风麾下。
那日与王光誉宴席之中,武长风提过这事。
王光誉无所谓。
甚至觉得武长风拥有一个夜不收也是应该的。
但周全宗剜肉般心疼。
培养一个夜不收那都是银子堆起来的。
平日伙食也比其他普通军士优待一些。
本来宣府镇夜不收就不多,放手一个如同割肉。
但当时的气氛到位。
不放人,王光誉甩脸子,周全宗倒是大大方方将张衡调给武长风了。
至于韩猛,他更无所谓,更是知道武长风可能要化风成龙,自然不会拦着。
武长风也邀请过韩猛,要不要去外面墩堡,但他婉言谢绝,实在放不下城内的妻儿老小。
不过,韩猛也不含糊,只要武长风需要,人必到。
......
如今建奴大部队已经开始撤退,他们也有田地需要种植。
边界的压力大减。
但不会持续太长时间,到了秋天,关内也是收获的季节,建奴还会冲击大明境内,抢夺一切。
有点养猪的意思。
同时,也有零星的小股建奴铁骑进行骚扰,但远不及地方军队强度。
现在。
武长风得抓紧时间,争取秋天到来之前,整备好墩堡,训练出一批士兵。
秋天是建奴收割的季节,未曾不是他杀猪之日!
此刻。
两人骑马在冷水河沿岸停下。
沿着河边转了一圈,河套平原的风卷着沙粒,抽打在武长风玄色斗篷上。他勒马河岸,望着冷水河蜿蜒如蛇。
沿着河的两岸,一些军户或是民户不久前播种的田地小麦正在出苗,露出鹅黄尖芽。
可以看出,河两边耕种的田地还是太少,离河边不远,便是裸露的大片大片干燥的土地。
策马踏过低浅的河水,来到河的对面,对面也是同样这种情况。
武长风略略一估计,沿河一带,两岸可供开垦的荒地达数千亩之多。
其实这些土地土质都算不错,可惜水利失修,灌溉不便,这些原本算是优良的田地都荒芜了。
大明北地就是如此,干旱少雨,农事全赖灌溉,有水之处为沃壤,无水之处便为荒漠,对灌溉系统的依赖性极大。
一眼瞭望过去,还能看到河岸旁一些原本渠池的痕迹,不过这些河渠多年没有疏浚,水流不到,已经多是淤浅废弃了。
这使得离河稍远一些的田地无奈荒废,毕竟那种可供灌田的砖石深井不是随随便便人家便可挖制的。
如果官府卫所将这些河渠重新疏浚修理,完全可以让这一带成为良田土地。
不过这只能想想,各地水利失修严重,是眼下整个大明普通存在的情况,朝廷没有这个财力顾及水利的维修,有限的一些经费又被官员们贪污私肥,宣府同样也没有这个财力心思,只能自己想办法了。
武长风在心中盘算半天,该如何开垦这片田地。
张衡不是很懂,问道:“此处好像不怎么样......”
土地太干了,还不靠近河边。
浇灌是一个大问题。
武长风笑着说道:“这是好地。”
他可没说瞎话。
在上一世,这种土地改造一下,毫无疑问,就是国家基本保护田。
而在明末无非就是麻烦一些。
“如果挖些池修些渠,再招些军民开垦,将来这一片都可以成为良田,甚至可以种植水稻。”
武长风意气风发的说着。
他的储物空间内还有杂交水稻种子十斤,不多。
如果采用水稻抛秧栽培技术,可以播种三亩。
但遗憾的是,这种技术在古代有点难搞。
最为适应的还是湿润育秧,亦称“半旱育秧”,介于水育秧和旱育秧之间的水稻育秧方法。
好处是培育相对简单。
但弊端就是一亩需要8到10斤种子。
不过,这不是问题,这个种子经过系统优化,可以留作种子继续播种,届时播种面积将呈现指数性增长。
此时的张衡干脆说道:“你决定就好。对了,哪个......什么......是不是......应该......”
他说话断断续续,有些难为情,不如一个好老娘们。
武长风恍然,听个心里雪亮。
连忙伸手在怀中掏了掏,从储物空间中,将望远镜拿出来,丢给张衡。
张衡大喜。
双手郑重其事的接过,反复观看,确认就是当初自己瞭望过的千里眼,爱不释手。
举起望远镜向远方看个不停。
“是了,是了,就是它!”
张衡嘴角压不住,都快裂到耳根去了。
他虽然真心佩服武长风的神勇,但也有相当大的成分是千里眼所吸引。
有了此物,毫不客气的说,他觉得自己是大明第一夜不收也不为过。
毕竟,此等宝贝为他一人所有!
就是比别人看得远。
牛气的很啊!
而此时的武长风也掏出另一个望远镜,瞭望一眼周围环境。
张衡瞪大眼睛,相互对比一下,一模一样的千里眼!
“娘勒!你怎么还有一个?”张衡不可思议的问着。
武长风放下望远镜,反问:“你以为就一个啊?”
“我以为神仙就给你一个啊!”
张衡骇然,按照说书人讲的故事,神仙的法宝虽多,但可不就一样一个嘛!
好家伙!
他遇到的神仙还挺富有啊!
张衡心中暗暗祈祷,整个大明就这两个千里眼也......行!
毕竟,武长风不会和自己抢大明第一夜不收这个名头的。
武长风不想打击他,估计日后开宝箱,还能开出这玩意。
甚至烂大街,张衡还不得哭死?
此时的武长风正在盘算着如何招募军民前来耕种,如果能让这些军民安心下来,屯堡还是很多希望的。
历史上卢象升任宣大总督时,大兴屯政,积粟二十万石,崇祯帝谕九边奉以为式,此外还有诸多成功的例子。
在从母亲身上来看,武长风也体会到中国古代农民对土地的渴望,有一个安定的环境,加上每人授以耕牛和几十亩土地,让他们代代相传,足以让很多贫困破产的民众怦然心动了。
再让这些人全部加入军户,保证了粮食来源,同时又保证了兵源,同时还是一个强大有凝聚力的集体。
将来一边耕种一边征战,自己不断开宝箱,获取现代化物资,便可以让自己势力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,复制曹操与明太祖的经历简直不要太轻松。
武长风策马坐在马上,四顾河两岸的土地,心头豪情充溢胸腹,自己的明天,就从这里开始。